用户反馈

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问题或建议

请描述您的问题

联系方式(留下联系方式将更快获得反馈哦)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账号密码登录
  • 手机动态登录
图形校验码
  • 企业登录
  • 开放单位登录
  • 个人注册
  • 企业注册
图形校验码

图形校验码
  • 重置密码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全手触觉机器人仿生手”

2025-06-10 17:46:52

阅读(220)

  1.gif

近日,由北京大学、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科研团队,开发出全球首个同时具备全手高分辨率触觉感知和完整运动能力的机器人手系统——“基于全手触觉的机器人仿生手”(简称F—TAC Hand),展示了我国在机器人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对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北京时间6月9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机器智能》上发表。

11.png

  12.png

手部既是人类改造自然与外界交互的重要器官,也是实现智能的关键载体。人的手部由27块骨骼和34块肌肉组成,提供了24个自由度的灵活性,具有结构高度复杂、功能极为精密等特点。因此,对人类手部功能的研究是具身智能与机器人研究的前沿。


  人的手部在拿取物体时涉及“触觉反馈”与“运动功能”两大能力。以往的研究中,触觉反馈与运动能力的整合被认为是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关键挑战之一。研究团队通过传感器与结构一体化设计,使F—TAC Hand在保持完整运动能力的前提下,实现了机器人手掌表面高分辨率触觉覆盖,使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通过触觉反馈进行精确操作和适应性抓取。


  据介绍,高分辨率触觉传感器覆盖手掌表面70%的区域,空间分辨率达到0.1毫米,相当于每平方厘米约有1万个触觉像素,远超目前商用机器人手的触觉感知能力。此外,F—TAC Hand还借鉴了人类手部的生物结构,将17个高分辨率触觉传感器以6种不同配置集成,使其像人类手掌一样,在抓取过程中实时感知接触变化并迅速调整,极大提升了机器人在不确定环境中的操作稳定性。此外,研究团队还开发出生成人类多样化抓取策略的算法,涵盖了人类常见的19种抓取类型。

15.png

  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没有触觉反馈的系统,F—TAC Hand在面临执行误差和物体碰撞风险时表现出显著的适应性优势,平均成功率从53.5%提升至了100%。这项研究成果有望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医疗、工业制造、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的落地应用。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朱毅鑫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触觉感知与机器人控制的结合,探索更加智能的体感交互范式,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用人工智能奠定基础。”

 来源人民日报  谷业凯

来源: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号

版权声明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您可能想看

  • 过去15年,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免疫学科学原理,有望应用于肿瘤治疗 | 邵峰院士

    过去15年,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免疫学科学原理,有望应用于肿瘤治疗 | 邵峰院士

    2023-12-28 01:29:50 阅读(23512)

  • 昌平区加快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支持办法

    昌平区政策

    2024-02-27 14:57:38 阅读(56183)

  • 昌平区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办理指南

    昌平区政策

    2024-02-27 10:52:57 阅读(11678)

  • 昌平区招商引资中介服务机构奖励办法(试行)

    昌平区政策

    2024-02-27 16:22:38 阅读(123227)

  • 昌平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暂行办法

    昌平区政策

    2024-02-27 14:52 阅读(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