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反馈

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问题或建议

请描述您的问题

联系方式(留下联系方式将更快获得反馈哦)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账号密码登录
  • 手机动态登录
图形校验码
  • 企业登录
  • 开放单位登录
  • 个人注册
  • 企业注册
图形校验码

图形校验码
  • 重置密码

单细胞空间转录组:破解脑肿瘤微环境的“时空密码” —— 从机制解析到临床突破

2025-05-23 10:31:30

阅读(341)

1.gif

导语 .

在脑肿瘤的迷宫中,每一个细胞都是解开谜题的关键。传统技术如同雾里看花,难辨细胞间的 “暗语” 与 “走位”。而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技术的诞生,恰似一把 “时空手术刀”,让科学家能在单细胞精度下,解码肿瘤微环境的动态互作。本文结合国际前沿研究与国产创新技术,带您走进脑肿瘤研究的新维度。


   空间转录组   

  脑肿瘤研究的“时空望远镜” 

  三大核心应用方向   

  1.绘制肿瘤细胞 “地图” 

解析肿瘤异质性:如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空间转录组揭示 “高恶性区域” 与 “侵袭边缘区” 的细胞组成差异。

构建发育谱系:在黑色素瘤脑转移中,发现肿瘤细胞从 “神经样前体细胞” 向 “高侵袭性亚群” 的分化路径。

  2.揭秘肿瘤 “生存法则”  

转移机制:乳腺癌细胞通过 “伪装” 成神经细胞,借助整合素 α6 与血管基底膜结合,突破血脑屏障。

免疫逃逸: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中,空间转录组发现 “免疫荒漠区” 富集抑制性巨噬细胞(CD163+),耗竭 CD8+ T 细胞。

  3.临床转化新引擎  

精准标记物:在脑膜瘤中,空间转录组定位到 PDGFRα+ 间充质细胞,其通过分泌 TGFβ1 促进血管生成与耐药。

治疗靶点挖掘:胶质瘤中,小胶质细胞的 Rela/NF-κB 通路激活可促进肿瘤生长,靶向该通路可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前沿案例   

  空间转录组如何改写脑肿瘤研究?  

  案例 1:黑色素瘤脑转移的 “三维生态” 

标题:Dissecting the treatment-naïve ecosystem of human melanoma brain metastasis

发表期刊:Cell

影响因子:45.6

发表时间:2022年7月

样本设计:22 例未经治疗的黑色素瘤颅内转移(MBM)和 10 例颅外转移(ECM)的肿瘤样本。跨度长达15年的冷冻病理样本。

技术手段:全外显子测序,sc/snRNA-seq,TCR 和空间转录组测序。

DOI:10.1016/j.cell.2022.06.007. 

1.png

  研究结论:

1.运用多模态单细胞技术,构建未经治疗的黑色素瘤脑转移(MBM)与颅外转移单细胞空间转录组图谱。

2. MBM 肿瘤细胞具高染色体不稳定性,呈神经样分化,利于脑内定植与免疫逃逸。

3. MBM 髓系细胞中促肿瘤巨噬细胞(MDM-c1)及激活型小胶质细胞比例高,营造免疫抑制微环境。

4. MBM 中 TOX⁺ CD8⁺ T 细胞耗竭,TFH 样细胞与浆细胞聚集,显示局部免疫失调。

5. 空间转录组显示 MBM 内浆细胞簇与免疫抑制因子空间互斥,肿瘤细胞代谢通路呈区域分离。

6. 模型验证 MBM 独特生物学特征,靶向 CIN、神经样细胞或促肿瘤髓系细胞具治疗潜力。

  案例2:NSCLC 脑转移的 “神经化陷阱”

标题:Single-cell and spatial genomic landscape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rain metastases

发表期刊:Nature Medicine

影响因子:58.7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样本设计:研究收集了 43 例未经治疗的 NSCLC 肿瘤样本(包括 12 例原发肿瘤 PT 和 31 例脑转移 BM)。

技术手段:单核 RNA 测序(snRNA-seq) & T 细胞受体测序(TCR-seq);空间转录组学(ST);全基因组测序(WGS);多重免疫荧光(multiplexed IF)。

DOI:10.1038/s41591-025-03530-z.

2.png

  研究结论:

1.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常见且致命,研究通过多模态测序分析未治疗样本,揭示其分子机制。

2. 脑转移的基因组特征为染色体不稳定性(CIN)高,经多队列验证,与不良预后相关。

3. 脑转移癌细胞呈神经样转录程序,存在 CIN 高细胞亚群,原发肿瘤中已有,脑转移中富集。

4. 脑转移肿瘤微环境中 CD8+ T 细胞减少,调节性 T 细胞和促肿瘤巨噬细胞等富集,呈免疫抑制状态。

5. 空间分析显示 CIN 高细胞亚群在血管周围富集,与微环境相互作用促转移,研究为治疗提供新方向。

  案例3:破译脑肿瘤髓系细胞“四副面孔”

标题:Programs, origins and immunomodulatory functions of myeloid cells in glioma

发表期刊:Nature

影响因子:50.5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样本设计:85 例成人弥漫性胶质瘤,含 IDH 突变 / 野生型、原发 / 复发等类型,分发现(44 例)与验证(41 例)队列,整合既往 7 篇文献数据。

技术手段:单细胞 RNA 测序、空间转录组、单细胞 ATAC 测序及类器官培养等技术

DOI:10.1038/s41586-025-08633-8.

3.png

  研究结论  

1.胶质母细胞瘤具免疫抑制微环境,含丰富髓系细胞,其免疫调节表型尚不明确,研究整合多技术系统探究。

2.鉴定出四种免疫调节程序,包括脑肿瘤特有和非脑肿瘤也有的类型,且程序非由细胞类型等决定,由微环境信号驱动。

3.免疫调节程序相对表达可预测免疫治疗反应和总生存期,清道夫免疫抑制程序与不良预后相关。

4.整合多种技术揭示程序起源、 niche 关联及调控因子,如 NF-κB、AP-1 等转录因子和 IL-1β 等配体。

5.地塞米松诱导补体免疫抑制程序且效果持久,p300 抑制剂可逆转清道夫程序,具治疗潜力。

6.研究为理解胶质母细胞瘤髓系细胞免疫调节提供框架,助力开发更有效的免疫疗法,也存在未涉及时间动态等局限。


  SeekSpace®助力脑肿瘤研究  

1.单细胞分辨率,细胞类型精准区分:可清晰辨别脑区各类细胞,实现亚群精准聚类。在脑肿瘤研究中,能明确不同肿瘤细胞群体特征,助力揭示肿瘤细胞的异质性,进而深入了解脑肿瘤的演化进程与分子机制。例如在分析脑肿瘤细胞亚型时,可精准识别不同特性的细胞亚群,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2.精准空间定位,基因表达精准溯源:能够清晰呈现脑区每个基因单独表达的细胞,对脑肿瘤细胞及其周围正常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开展研究。真实溯源细胞空间位置,确定不同脑区内肿瘤细胞群体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比如在探究肿瘤侵袭边界时,能准确找到关键细胞及对应的基因表达变化,为理解肿瘤侵袭机制提供支撑。

3.配套云平台,操作分析直观高效:拥有配套云平台,支持无代码可视化操作及 ROI 自定义圈选研究。能直观解析肿瘤与周围正常脑组织的交界区域,精准识别推动肿瘤生长和侵袭的关键信号通路。研究者可通过云平台便捷地对脑肿瘤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快速定位关键信息,提升研究效率。

4.多组学联合,全面解析肿瘤机制:依托寻因生物多产线单细胞产品,可开展多组学联合分析。通过整合单细胞转录组、蛋白组等多组学数据,全面探究及验证脑肿瘤在发生发展中的演化机制。从多个层面剖析脑肿瘤,挖掘更全面的肿瘤相关信息,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

项目经验:

4.png

5.png

来源:寻因生物SeekGene

版权声明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您可能想看

  • 过去15年,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免疫学科学原理,有望应用于肿瘤治疗 | 邵峰院士

    过去15年,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免疫学科学原理,有望应用于肿瘤治疗 | 邵峰院士

    2023-12-28 01:29:50 阅读(23508)

  • 昌平区加快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支持办法

    昌平区政策

    2024-02-27 14:57:38 阅读(56183)

  • 昌平区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办理指南

    昌平区政策

    2024-02-27 10:52:57 阅读(11678)

  • 昌平区招商引资中介服务机构奖励办法(试行)

    昌平区政策

    2024-02-27 16:22:38 阅读(123227)

  • 高精尖产业设计中心如何认定?一图助您读懂

    高精尖产业设计中心如何认定?一图助您读懂

    2023-12-29 18:57:06 阅读(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