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反馈

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问题或建议

请描述您的问题

联系方式(留下联系方式将更快获得反馈哦)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账号密码登录
  • 手机动态登录
图形校验码
  • 企业登录
  • 开放单位登录
  • 个人注册
  • 企业注册
图形校验码

图形校验码
  • 重置密码

Biotalks丨旦生医学:以“芯”为剑,开辟精准医疗新航道

2025-07-15 18:03:08

阅读(48)

2.gif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在生命科学的浩瀚星空中,精准医疗正逐渐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引领着医学发展的新方向。而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中,旦生医学宛如一匹黑马,凭借其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卓越创新,奋力开拓着精准医疗的新航道。


  01 怀揣使命,破茧而出

  2022年10月,旦生医学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正式运营。彼时,精准医疗的概念虽已提出,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技术瓶颈,尤其是可掌控蛋白质组产业上游的关键技术、设备和产品领域,国内企业的身影寥寥无几,欧美国家却占据着主导地位。

  “我们要抓住人民健康对于精准医疗的巨大需求,弥补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旦生医学创始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非质谱依赖的体液蛋白质组检测新技术体系与应用研究”首席科学家于晓波教授曾在采访时表示。于晓波教授此前已在国际蛋白质芯片领域的奠基人哈佛大学蛋白质组中心主任Joshua LaBaer教授和德国图宾根大学Thomas Joos教授的指导下,深入开展蛋白质芯片技术和精准医学研究二十余年,积累了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蛋白质组芯片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实现对生物样本,尤其是体液样本中低丰度蛋白和抗体的快速、高通量检测。然而,传统蛋白质芯片技术存在着检测通量低、灵敏度不高、结果不稳定和价格高等问题,且以欧美产品为主,无法满足我国精准医学发展对于大规模临床队列高质量组学数据的迫切需求。

  怀揣着突破前沿生命组学上游关键技术设备、打破欧美技术垄断的使命,公司自创立伊始便锚定战略目标——打造国际领先的蛋白质组学芯片设计、研发、制备和应用示范平台的目标。

  目前,旦生医学的科研团队聚焦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大数据,历经技术攻坚,在全球率先提出并构建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业化蛋白质组芯片技术体系。相对于蛋白,抗体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分子,对维持人体平衡、监测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抗体所独有的早期病变侦测和信号放大能力,更适合于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是标志物、治疗靶点和抗体药物的重要来源(Science,2024)。

43.jpg

  通过该技术,旦生医学开发出仅需1/10滴血清或血浆就可实现数千种人体抗体高通量测定的AAgAtlas抗原组芯片,检测灵敏度高达0.33aM,可精准捕捉体液样本中极其微量的分子信号,极大地满足了临床科研对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标志物鉴定的需求。

44.jpg

  此外,旦生医学还成功研发出覆盖泛呼吸道病毒抗体组,自身免疫病抗体组、肿瘤免疫检查点抗体组等检测芯片等五大类40余种产品,覆盖了人体大数据、肿瘤、自身免疫病、传染病和健康管理等领域,可满足不同领域对于人体抗体大数据检测、标志物发现、靶点鉴定和抗体药物研发的需求。

45.jpg

在此基础上,旦生医学系统建立了ALERT(人体抗体组大数据采集和管理)、FIND(标志物和靶点发现)、CURE (抗体药物研发)和CLIN(临床转化)四大核心服务平台,赋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目前已在《Nature》系列、《Ann Rheum Dis.》和《Mol Cell Proteomics》等期刊发表超百篇学术论文。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北京协和医院等100+家科研和临床机构合作,为医学研究、体外诊断和药物研发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技术支持、设备供应、试剂研发及临床转化等全流程服务。

46.jpg

  02 ▏扎根深耕,硕果初显

  近年来,旦生医学在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多个重大疾病领域的研究全面开花。

  在肿瘤研究方面,旦生医学基于FIND平台成功发现可用于肺癌免疫治疗有效性预测和毒副反应检测的标志物(Theranostics. 2020,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22 2024,Clin Exp Med, 2025)。在自身免疫病方面,通过对患有多发性软骨炎的上百例患者抗体组大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成功鉴定到了有望用于多发性软骨炎诊断、活动度评估和分子分型的标志物(Ann Rheum Dis. ,2025)。

47.jpg

  此外,旦生医学进一步发展出临床治疗靶点快速发现、抗体靶标抗原和表位图谱精准解析和人源化抗体候选药物高通量筛选与开发平台(CURE平台)(ACS Cent Sci. 2020,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1a 2021b,J Proteome Res. 2024)。体外和体内研究结果证明,旦生医学鉴定的人源化抗体对于新冠病毒的抑制率可达99%以上(Front Immunol. 2022)。

48.jpg

  最后,旦生医学在临床转化方面同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推动肿瘤和自身免疫病等系列蛋白质组学标志物的验证、临床试剂开发和临床注册,获临床注册1项和专家共识1项

  值得注意的是,旦生医学提交的一项关于生物标志物在食管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的专利申请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该专利使用SCC、Cyfra21-1、HGF、VEGF、IL-6、IL-8及IGFBP-1等一系列生物标志物,可显著提高食管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食管癌的精准诊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49.jpg

  03 ▏融通共生,向实而行

  旦生医学深知科技创新不仅需要坚实的科研基础,还需要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因此在专注科研创新的同时,积极加强与国内外临床、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自公司成立以来,旦生医学已与国内外100+家临床与科研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多个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通过与临床医疗机构的合作,公司能够深入了解临床需求,将研发的产品和技术在实际临床环境中进行验证和优化,确保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则为公司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支持,促进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深度融合。

  此外,旦生医学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入欧美成熟的技术服务经验和管理体系。公司与英国Arrayjet公司达成合作,为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和临床单位提供符合国际规范的蛋白芯片设计、生产和检测服务,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50.jpg

  04 执初 “芯” 以登峰,循创新而致远

  在短短二年半的时间里,旦生医学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效的成果转化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相继获得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认证,同时还承担了科技部和北京市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项目,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旦生医学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高度肯定,也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面对已取得的成绩,旦生医学并未停下前行的脚步。“我们的目标是跻身全球精准医疗领域的领军行列,始终坚守初‘芯’,为人类健康事业倾注力量。” 于晓波教授如是表示。他进一步展望,“未来,旦生医学将持续攻坚技术难关,通过构建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业化蛋白质组芯片这一共性关键技术平台,持续为生物医药产业注入新动能,以创新之力勾勒精准医学领域的斐波那契黄金螺旋—— 让技术突破与产业演进如自然螺旋般层层递进、生生不息,在精准医疗的赛道上实现持续跃升”。


来源: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公司公众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您可能想看

  • 昌平区加快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支持办法

    昌平区政策

    2024-02-27 14:57:38 阅读(56183)

  • 过去15年,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免疫学科学原理,有望应用于肿瘤治疗 | 邵峰院士

    过去15年,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免疫学科学原理,有望应用于肿瘤治疗 | 邵峰院士

    2023-12-28 01:29:50 阅读(23513)

  • 昌平区招商引资中介服务机构奖励办法(试行)

    昌平区政策

    2024-02-27 16:22:38 阅读(123227)

  • 昌平区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办理指南

    昌平区政策

    2024-02-27 10:52:57 阅读(11678)

  • 昌平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暂行办法

    昌平区政策

    2024-02-27 14:52 阅读(6161)